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教育科研>>一线论文>>阅览文章

“真对话”,舌尖上的语文味

作者: 徐光才 发布时间: 2019/10/25 8:26:32

杨梅

摘要对话,作为课改新理念下课题实践的一种目标追求,正为更多的教师所推崇和应用。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着许多“假对话”。名义为对话,实则为教师的步步为营:文本解读中的浅尝辄止,学生发挥中的有口无心,教师主导中的照本宣科常常使对话流于形式而未能使之成为一种心灵的沟通与碰撞本文从问题情境、留白资源、实际体验三个方面,借以优秀的课堂实例,分析了如何将课堂对话变得轻松高效,充满语文味。

关键词:对话 课堂 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中》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对话的动态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挥洒情感、理解人生和社会的情境、场所和空间。当思想的闸门打开之后,彼此相互启发、相互碰撞,许多新的观点就会跳跃出来。然而,只有为对话提供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才能使对话者保持一种相对自由的心态。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着许多“假对话”,名义为对话,实则为教师的步步为营:文本解读中的浅尝辄止,学生发挥中的有口无心,教师主导中的照本宣科,常常使对话流于形式而未能使之成为一种心灵的对视和沟通。本文从轻松、高效的课堂对话着手,列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例,来强调观察、体验、沟通等方式在推动师生对话上的作用。

一、巧设问题情境,层层推进对话体验

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或条件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它是构成教学活动的环境,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条件,是一种学习情境。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求知欲,以期达到学习目标的实现。如果教师能够巧妙设计好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好这个契机,使得学生从教师的引导中获得启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那么就会使得师生对话变得更加有意义。

以下是特级教师张明霞老师《轮椅上的霍金》的教学片断。

师:这是一组词语,谁能够读正确。

师:看一下这四个词语,任选一个说出他的近义词。

生说近义词。

师:你能不能用上几个词语,回忆一下课文学术报告会的场面,概括地说一说,给大家半分钟时间准备。

: 记者向霍金提出一个唐突的问题,他身残志坚的精神让在场的所有人深深敬仰。

师:这真是一位非凡的人物。课文1、2自然段用了三个他,简洁而概括了霍金的情况,这是三个怎样的他呢?

生:第一个他在轮椅上坐了四十年。

师:命运残酷。

生:第二个他撰写了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师:虽然命运残酷,但是成就巨大。第三个他?

生:第三个他获得了“宇宙之王”的称号。

师:在这个领域里无人能及,荣誉崇高。齐读1、2小节,感受霍金虽然命运残酷但是成就巨大,荣誉崇高。

师:课文连用三个他就是为了突出,一起说

生:轮椅上的霍金。师板书课题

师:这是怎么样的霍金呢?我们走进文本。课文有个自然段很清楚地概括了轮椅上霍金的魅力,找一找?

师:你觉得读了这段话,什么才是霍金的魅力。

生: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生: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板书:物理天才 、生活强者

师:走近人物,进一步感受。轻声读三四自然段,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霍金的魅力。

生:1963年,21岁的霍金在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不幸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

师:从这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霍金的魅力在哪里?

生:他虽然患病,但是他勇敢顽强活了下来,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

师:用一句话来说,霍金长期困在轮椅上,他已经彻底不能走,彻底不能做,彻底不能说,他已经成了一个废人,已经丧失了活着的意义。

请大家看屏幕。40年过去了,霍金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谁来读?不是老师残忍,而是老师仅仅想让大家体会到霍金的艰难。

生读。

师:谁来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命运太残酷。

生:我很佩服霍金。

生:我们坐一会儿就觉得难受。霍金一辈子都这样。

师:注意,他不是坐成这个样子,而是只能这个样子了。即使这样,霍金有没有放弃?这就是霍金的魅力。

师:你还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霍金的魅力。

这节课,张老师紧紧抓住文中“魅力”一词,巧设问题“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霍金的魅力作为贯穿全文的支撑点,整体把握全文,做到了“长文短教”。而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的同时教学层层递进,又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发挥,教师利用一系列引导式的提问将课文化繁为简,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同时课堂也在轻松、高效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目标,体现了良好的对话效果,课堂“语文味”尽显其中。

捕捉留白资源,逐渐升华对话感知

文本的“留白”是指文本中有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文本的开放性,使它留有许多的空白处,等待读者去诠释。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基础知识,使学生阅读时的感受、联想也不同。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中,教师可借助文本中的内容,适时引导学生推测构思把空白补出来,并组织学生讨论,从中获得体验,获得感悟。如此才能够引领学生在文字里走个来回并得到延伸。

以下为《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学片段,执教者抓住了“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这句话让学生感受徐悲鸿的学画的刻苦,谱写出师生之间动人深刻的对话。

出示: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师:一整天,你们有一整天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吗?

生:没有。

师:就是看一天的电视

生:也很累。

师:可是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师:第一个逗号能否去掉?为什么?

生:不能去,因为能说明他画的时间很长,画的很多

师:那他不累吗?可是一想到外国学生的嘲笑,他就——(引导读句子)他的身体因为生活的清苦,十分虚弱。有时他也需要歇一歇啊,可是一想到“真正的中国人”,他就——(引导读句子)

出示填空:清晨,东方露出淡淡的曙光,同学们 ,可徐悲鸿 ;夜深了,万家灯火早已熄灭,邻居们 ,可徐悲鸿 ;节假日到了,那些外国学生 ,可徐悲鸿

师:徐悲鸿为了用事实让外国学生重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每天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坚持学画10个小时以上,常常忘了休息,除了节假日在巴黎博物馆潜心临摹一些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外,就连动物园的老虎也常常会成为他的写生对象。正是这样经过不懈地努力,他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文本中的这句话所描述的只是平面的图画,有些单薄。而教者引领学生想象,同时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孩子们进行想象填空,品出文字背后鲜活的画面。当丰富、立体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时,孩子们就会更加走入文本,品出字面背后的意思,品出人物的精神,就这样在教者营造的亲切的课堂氛围中实现了对话感知的升华。这样的对话,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丰富了课文的内涵,更增添了课堂的语文味。

三、在实际体验下,稳步提高对话理解

实际体验是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基础,是产生思想火花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直观性的认识,则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小学语文课文《桂花雨》介绍了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而如何让学生体会作者、母亲思念家乡的情感则是教学的重难点。老师通过想象体验,借助于有效的提问方式,既使学生感受到了文中的情境,同时又深化了对教材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师: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都让我对桂花魂牵梦萦,但仅此而已吗?还有更特殊的原因吗?让我们再深入地读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找出母亲的话。

生:“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难道杭州一山的桂花真的香不过家乡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树吗?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呢?你能理解母亲吗?

生:因为这是母亲的家乡。家乡的一切在母亲的记忆中总是最好的。

生:也可以看出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生:我课前查了资料,由于母亲离家多年,所以对家乡倍加思念,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树对于母亲来说是最好的。

师:是呀,美好的童年生活是多么让人难忘,琦君12岁时和母亲离开了村庄,来到了杭州,知道母亲喜欢桂花,每次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铺设:杭州的房子很大,可是母亲却说——

杭州的景色很美,可是母亲却说——

杭州的人很随和,可是母亲却说——

师: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 )地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填上词语,再读体会母亲心中的情感。

1:……可是母亲常常(喃喃)地说……

2:……可是母亲常常(深情)地说……

3:……可是母亲常常(魂牵梦萦)地说……

4:……可是母亲常常(心情低落)地说……

……

师:在作家琦君的心中,一切也都是故乡的好!。

从古到今,多少人都表达过这样的感受啊!你读过这样的诗句吗?

出示经典诗句,师动情诵读。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生:再次配合朗读母亲的话语——“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充分体会母亲爱家乡、思念家乡之情。

师:琦君写这篇《桂花雨》时,已经60多岁,可她还是清楚地记得儿时摇花时那点点滴滴的快乐,那桂花的香味依然在身边萦绕,父亲的声音还在耳畔回响,母亲的笑脸在脑海呈现,你能填一填吗?

1:那阵阵的桂花雨是 童年的雨

2:那阵阵的桂花雨是 梦中的雨

3:那阵阵的桂花雨是 快乐的雨

4:那阵阵的桂花雨是 思念的雨

……

在这节课中,老师和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了,课堂对话显得轻松而有效。由于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学习,所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对于课文的感受与理解也都更进一层。

对话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更是一种心灵间的交流。只有在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开启心智,激发灵感,燃起思维创新的火花,才能触类旁通。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对于同样的文本也有不一样的感受和理解。因此,教师不应该用唯一的标准来禁锢学生的思维,应该鼓励学生作出有个性的反应,说自己想说的,谈自己想谈的,论自己想论的,让对话促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表象走入内核。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语文味十足,才能体现教育新理念蓬勃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