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学校概况>>校园文化>>阅览文章

凝心聚力 全面协同 提升办学水平 ——南京市板桥中心小学2024年度工作总结

作者: 张润淮 发布时间: 2025/1/8 11:14:45

2024年,我校在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正确领导和鼎力支持下,全体教师齐心协力,树师表形象,致力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亮点工作

1.健全民主化管理制度,激发学校管理活力。

大力推进“民主”管理,学校支部、工会精心设计民主选举流程,选举产生了六个年级组长,推行以年级组长为中心的年级管理制度,一学期的运行,成效显著。

2.深入推进品格提升工程,打造学校德育品牌。

2022年南京市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审辩:小学“德法”课学习变革的探索》完成终评,引导教师通过课程、课堂、项目整体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道德修养,实现学科育德。

3.创新项目化教研管理模式,增强教师研究动力。

采用项目管理方式,给教研组长赋权,逐步形成以“教学研究力、儿童理解力、课堂组织力、班级管理力、家校协同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师专业胜任力培养体系。对接区内骨干教师、建立学校联盟教研共同体、申请承办区级教研展示活动等为教研组、学科教师赋能。采用活动管理清单、活动简报等工具对校本教研活动组织与实施进行全程指导、督促。

4.打造特色化体育活动,突出体育关键功能。

学校女子甲组获“区长杯”校园足球冠军,在打造优势体育项目同时,不断丰富体育项目,推行“跳绳大课间”,强化“女足”“男排”等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基于健康身心的“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

5.拓宽家校共育路径,提升家庭教育效能。

针对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效能较低的问题,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多下功夫,借助区“陶站”资源,持续通过家长学校,邀请相关专家提供专业指导。除此之外,关注教师在家校沟通方面的培训与指导,用家长开放日、家长委员会等方式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学校工作,参与学校的一些工作中来。最大程度促进家校协同育人。   

6.党建引领下的校社共建,拓展实践育人资源。

学校和社区党支部达成共识,持续开展小小消防员志愿活动。协调、组织学生志愿者到消防训练基地进行培训、考核,发放上岗证书,按月进入各居民小区进行消防志愿服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7.重视“第三课堂”建设,巩固融合教育成果。

继续开展一对一个辅,对特需儿童落后的能力进行补偿性训练。开设随班就读特设课程满足特需儿童的个性化成长与康复需要。

二、工作总结

(一)党建工作

聚焦服务保障,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

1.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

2024年2月,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向每一位党员发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资料5月,带领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11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

2.实践活动,引领岗位建功。

2024年6月,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走进横溪廉政教育馆,开展沉浸式学习体验活动。9月,组织本年度新进教师进行学校常规要求学习。12月,组织《大教育家精神》读书分享活动。

工会协助支部组织教师签订专项责任书和承诺书,开展《品经典铸师魂 弘扬教育家精神》党群读书活动,主动慰问特殊困难的教师;及时慰问生病住院的教师,协助办理互助保险;春节期间重点慰问离退休教师等。组织开展“爱心一日捐”校本化献爱心活动。10月开展“九九重阳节 赏菊觅秋色”的退休教师重阳节活动;11月开展“医生进校园 健康送教师”的健康咨询活动;12月开展“凝心聚力一根绳 团结上下一条心”迎元旦教职工拔河等活动。

3.党建课题,助力党务进阶。

支部以党建课题党建引领下小学仪式化育人活动效能提升的实践研究为抓手,紧密结合学校德育、教学等工作中的仪式化教育,大力加强推进课题延伸发展。

(二)德育工作

学校以“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精神为指引,以“自主育德”为主线,以“德育常规”为切入点,以“习惯养成”为抓手,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贯彻“鼓舞”理念,系统性地、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将学校德育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积极探索更适合板小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促进板小学生的德行生长。

1.夯实常规,修养行为习惯。

德育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八好”常规养成教育,将其有序分解到每个月度,不断加大巡查和奖惩力度,学生常规习惯养成呈现新气象。有力推进“八礼四仪”,引导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

2.强化阅读,打造“书香”校园。

为各班级图书角配备图书,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阅读素材。“班级图书角漂流” 、“亲子共读”、“朗读比赛”、“各班级承担升旗仪式主持、国旗下讲话”等活动,涌现出更多阅读小明星,校园小主持。2025年1月3日,承办民进雨花台区总支送名著、非遗文化进校园暨爱心助学活动。

3.多方联合,建立德育系统。

在引进专家资源基础上,由校长室牵头,积极与家长进行常态沟通,开展多方对话(心理教育专家、家长、学生、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等),构建系统化德育(含心育)管理体系,全方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教学工作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本学期,学校围绕区教师发展中心重点工作,着力研究“灵动课堂”,丰富“雨花新课堂”“金陵好课堂”的内涵;在严、细、实上再下功夫,推进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1.一日三巡,向“全科课堂”要质量。

学校安排上午、下午各一次当日护导领导巡堂,教导处内部再安排每日一次巡堂,通过智慧平台发布巡堂情况,确保“按课表上课,认真上课,不体罚和变相体罚,班级文化,教室卫生,多媒体使用”等多方位规范要求落实到位。

2.每月一查,向“备课、作业”要质量。

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教案、作业)检查。查漏补缺,强化教学过程化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敦促改正。

3.教学研究,向“精品课堂”要质量。

学校领导与教师发展中心深度对接,积极申报各学科区级以上教研活动,本年度学校承办了6场区级以上教研活动,有10名教师承担区级公开课任务。邀请了10名一线名师来校送教。教师开展课堂研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本年度,学校遴选4人参加雨花杯赛课,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新增4位区级学科教学带头人。4位教师在市级特殊教育优质课大赛中获二等奖。1位教师在区英语优质课大赛中获二等奖。

4.学科竞赛,向“竞技水平”要质量。

本年度开展了“高年级作文竞赛”、“全校硬笔书法比赛”、“课文朗读比赛”、“计算题比赛”等校级学科竞赛,组织参加了南京市“金陵杯”和鸣6.0创意制作挑战赛,获得银奖。本学期还参加了南京市“五小”科技比赛。这些比赛激励了孩子们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提升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学科技能。

5.课题引领,向“深度思考”要质量。

本年度,有1项南京市教育规划课题结题,1项南京市教育规划课题立项,1项区级个人课题立项,4项区级专项课题结题。省级讲座1人次,区级讲座2人次,论文发表1人次,论文或案例获奖市级1人次,区级2人次。

(四)安全工作

本年度,与全体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开展全校安全大检查,针对全体家长发布《关于“学生”安全致板小家长的一封信》《国庆安全指南》等。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系列活动。按照上级要求,多次开展“消防演练”、“防震演练”、“防恐演练”等。在平时的常态化管理中,特别强调了每日“护导”的重要作用,要求护导人员按时到岗,认真负责,确保了日常的师生安全。

(五)信息服务,后勤保障工作

信息中心、后勤部门,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在管理过程中,学校特别强调“服务”二字,要求部门管理人员一定将“服务”二字牢记于心,实践于行,让师生充分感受到这两个部门的“服务”和“效率”。

学校强化信息服务,确保校内网络安全顺畅,多媒体设备运行良好,学校重大活动时保障有力。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模式,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助力教高质量发展。

后勤保障中,食堂管理与师生密切相关,学校严格执行阳光食堂工作要求,规范操作,在严守规范的基础上保障食材优质,营养健康。

三、存在问题

1.学校秩序井然,教师敬业,需要学校上位办学愿景的引领;

2.各部门战斗堡垒作用凸显,但全员凝聚力亟待加强;

3.教师尽职尽职,但思想观念和教育教学水平亟待进阶;

4.亟待探索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的不同发展路径,消除乡村教师的竞争无力感。

四、2025年工作思路

1.构建完善的体育课程体系,以“体育”为牵引,实现“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2.进一步激活教师专业发展愿望,寻求更多发展路径,引导教师找准个人定位,在“德育(班主任、心理教师)”、“教学(跨学科)”等多方面实现自我发展。

3.进一步发挥系统管理效能,强化各部门管理职能,创新部门联动机制,实现各部门优势合作,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保有大情怀,兴办大教育。

南京市板桥中心小学

2025年元月6日

IMG_94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