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 南京市雨花台区雄风路69号
单位 南京市板桥小学
南京市板桥小学 潘来强
近年来,我们艺术活动中心建设思路是:坚守,掘深度;延展,拓广度;创新,拔高度。尤其重视探寻“创新”举措,让腰鼓民俗艺术为孩子艺术素养提升增加养分,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搭建阶梯。
一、 鼓韵飞扬:再造一些“文化”新景。
汇报艺术中心工作,说景观,看上去有点跑题。其实不然,艺术教育的最佳途径是“熏陶”。艺术氛围无价!环境建设至关重要。就像,维也纳因为被音乐装饰而成为音乐之都;也如,高雅艺术不应在人头攒动的市民广场上演。
建设“鼓韵励志”主题的校园文化,营造艺术教育特色氛围,是我们多年的坚守。因为它总是诠释着我们心底的教育共识:“鼓舞,教育的另一种解读”;因为它让孩子徜徉在鼓的世界,不断汲取奋进的力量;因为它陪伴孩子不断展现灵动的姿态:志愿养德、自主启智、快乐健体、童心创美、手脑并用、鼓舞未来。百年板小,“以鼓为友”。近年,我们又增添了一些新景观,进一步浓烈鼓文化氛围:大门绿化带树起了“鼓舞辉煌”的主题雕塑,飞舞的字母“B”蕴意“板小百年”;大门电子屏没有忘记让孩子们的吉祥物鼓娃“灵灵动动”每天都欢迎孩子们走进板小——这“鼓舞的家园”;超级大鼓、腰鼓广场独树一帜,均成为板小重要的独特的“礼器”和景观。。看!百岁生日蛋糕,造型独特,夺人眼球,饱含着“鼓舞”“团结”“欢庆”的理念元素。几乎所有的建设都融入“鼓”的元素,以不断彰扬我们的核心理念——“鼓舞”。这是新建的劳技室,鼓味浓郁;这是新建的资源教室,着重“鼓舞”……
更重要的是,与“鼓舞艺术”同名的“鼓舞理念”已深入人心;“鼓”的形象已进入板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鼓舞”的元素已融入板小的血液。我来举几个例子:校长每次上集体晨会,必先表扬一个或一群孩子;孩子们自己设计的星级腰鼓被经常应用于各类评价中;12月份的体育节,就成为了“鼓林大会”,六一儿童节又与一年一度的腰鼓节合并举办,既有规定动作,也创新活动,既有传统展演,又有“民间绝技”……
二、鼓动精彩:再创一组“提高”新法。
“腰鼓艺术”源于民族传承,来自异乡流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加精彩动人,才能让现代孩子积极参与,涵养艺术,学会本领,受到教育。今年我们又做了很多探索和研究,力促活动教育的给予更加贴近儿童需要;展演的方式更为儿童喜闻乐见;活动的过程更追求儿童积极参与。百人腰鼓“欢庆”集中展现我们展演创新;“鼓舞相称”“南北融合”“师生同台”都被板小师生创造;这是市少儿春晚上,我校孩子们在作开场表演,鼓韵、童趣有机结合;这是我校小茉莉艺术团的新节目《欢欣鼓舞》,娃娃腰鼓在灯光舞台上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三、鼓舞未来:再寻一套“普及”新径。
腰鼓特色将如何向着未来发展?这是我们一直苦苦求索的路径。民俗艺术在儿童教育领域的创新是必须的,也是无止境的,当然也不止是在展演方式上。每年搞一个出新的节目展演,不是艺术活动中心的创新重点和追求。普及的工作也需要创新,让创新给更多的孩子带来更适切的艺术享受和素养提升。
我们已有的创新举做法和成果是:我们建设了人手一册的校本教材;我们进行了师生为主体的腰鼓游戏开发;我们也形成了“千人腰鼓齐奏”“千人鼓槌体操”“百人广场表演”等学校层面的活动模式。今年,我们又探索形成了与学校集体活动互补的“年级主题活动方案”,每一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成立特色表演队伍,循序渐进地、各具特色地学习腰鼓艺术,提升艺术素养。(此表就是系统安排。)
艺术类别侧重 | 年级 | 普 及 与提 高 训 练 项 目 |
民俗 | 一 | 欢迎腰鼓 |
体育 | 二 | 腰鼓体操 |
体育、音乐 | 三 | 广场表演 |
舞台艺术 | 四 | 腰鼓舞蹈 |
民俗、打击乐 | 五 | 民俗腰鼓与现代鼓艺 |
各类艺术融合 | 六 | 各类表演的融合与创新 |
备注:1. 民俗艺术的教育是永久的主题,也是贯穿其中的主线。 2.以上是各年级的普及提高,与学校层面的千人腰鼓、千人鼓槌体操、百人表演队等校极活动相辅相成,相容相通。
|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创新科研参与。(此表详细列出了各类科研课题,它们促进了进一步丰富内涵,强化教育功效。)《新课程理念下,腰鼓的校本开发研究》等个人课题推动拓展和探索;十二五市级课题《基于学生多元发展的腰鼓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进一步丰富内涵,强化教育功效。
我们长期对腰鼓艺术教育的坚守与创新,让我们有了这样的成果:与鼓舞旗帜一脉相承,和学校文化水乳交融;鼓舞的理念深入人心,改革的行动融入校本;在普及的基础上实现提高,由艺术教育特色推衍成特色艺术教育。“打鼓、养德、学艺、健体”图景常新,生机一派。
有人赞美安塞腰鼓以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安塞腰鼓》的作者刘成章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但我要说,在古都南京,在百年的板小,腰鼓艺术,却以丰富的内涵、立体的目标、缤纷的形式、别样的风采,蓬勃了孩子们艺术的素养和生命的灵性。
何以这样高调述说,因为我们找到了创新驱动的法宝。创新让传统的腰鼓艺术历久弥新;创新让民族的腰鼓艺术走向世界;创新让腰鼓艺术生发教育的魅力,创新让腰鼓艺术滋养着孩子。板小民俗腰鼓艺术活动中心的建设永远在路上,创新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