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 南京市雨花台区雄风路69号
单位 南京市板桥小学
腰鼓艺术伴我成长
张剑 六(1)班
属于鼓类,又和一般的鼓不一样。微微瘦的鼓身,四周是红色的油漆,上面和下边是由牛皮做成的鼓面。轻轻地击打的鼓面,便是一串耐人寻味的音符,猛烈地击打,就成了一场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它就是——腰鼓。
腰鼓代表着板小,板小就是腰鼓的天堂。每个人都会打腰鼓,同学们会打,老师也会打。在我刚刚转来板小时,就成了腰鼓队的一员。
初打腰鼓,觉得很好玩。轻轻地敲打,鼓槌和鼓面都会震动,而且声音时而清脆,时而浑厚,很是有趣。渐渐地,每天艰苦的训练赶走了当初的有趣。成了一个紧箍咒,紧紧地束缚着我和同学们。“这个动作怎么可以这么懒散?气势呢?!那里去了?!打腰鼓要的是气势啊!再来一遍!”每天都要听着老师一遍遍的说,我们也要一遍遍的做。就像一个机器人,每天都要听指令。那腰鼓也没有那么情切了,就像一个大恶魔,我们就是它的盘中餐,随时随地就可以把我们吃了,我们却毫无反抗之力,只能任由摆布。在休息时,我们便把腰鼓卸下,随便一扔,就和伙伴们去玩了,任那腰鼓孤单的立在一边。当时,我们认为练打腰鼓就是一种煎熬,许多的同学都想偷懒,甚至是逃避训练。因为我们的懒散,所以,每天都要听着老师不耐烦地纠正我们的动作:“再把气势加重一点!力度大一点!加油!气势!”
虽然那么的枯燥,那么的乏味,但是在无形之中,却使得我们打得腰鼓越来越有气势,越来越精彩,变换的舞姿配合强烈的打击,这腰鼓已经接近了气壮山河,摄人心魄。
雨后就有彩虹,当经过了这一番苦练,终于,机会来了。我们这支腰鼓队将要代表板小去参加市里的比赛。到了市里,每一个学校表演都是那么的精彩,每一位同学的表演都是那么的到位。我们都有些慌张,担心自己表演的不如别人好。终于到我们了,我们信步走上舞台,打起了腰鼓:那一刻,仿佛训练时的不情愿和现在的快乐交织在一起,化成了力量,让我们在舞台上尽情的绽放光芒,旋转,换队形,跳跃,击打,每一个做得都那么完美,每一个动作都被我们表演得淋漓尽致,透彻至极。表演结束,现场顿时安静下来。只有腰鼓的回声仍旧袅袅的荡在舞台的上方。
通过腰鼓,我们仿佛在在这训练之中学会了很多:吃苦、团结、冷静、永不言弃。
腰鼓——永远地伴着板小的学生成长。腰鼓艺术,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