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 南京市雨花台区雄风路69号
单位 南京市板桥小学
《平移与旋转》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 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判断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数;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
2. 通过具体的学习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提问:同学们能说一说平时你是怎样来上学的吗?(学生交流)
小结:那么,步行、骑车、坐汽车时候,人和车的移动都是一种运动,谁知道生活中还有什么物体也在运动呢?(学生交流讨论)
二、 引出课题
1、谈话:课前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的运动方式也就是运动的样子相同吗?请你们边看边用手势表示出它们的运动方式。
(白板播放:轮船、地球仪、电扇叶片、风车等物体的运动。)
师:你们看他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想想你们做的手势,能不能分类一下。(同桌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讨论的结果?(指名回答)
生:轮船、算盘等为一类。因为他们都是上下移动的(用手模仿);
钟,风扇,地球仪为一类,因为它是转动的(用手模仿)。
师:都有自己的见解,那我也来说说我的看法,好吗?我认为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从整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转动的,一类是平平的、直直的沿直线运动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补课题)
师:像飞机、升降机、算盘等的运动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像电风扇、地球仪等的运动是怎样的呀?
生:转的。
师:怎么转的?(播放电风扇旋转的动画)
生1:是这样转的。(用手势)
生2:转出来是圆形。
生3:是围着一个中心转的。
师:像这样围着一个中心转动的现象就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三、体会平移和旋转
师:请大家站起来,用自己的动作尽情表演平移和旋转。你感受出它们的不同之处了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预设生:平移时候的方向不变,而旋转时候方向一直在改变。(贴出黑板贴)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你能用你学过的只是来判断吗?(提问学生,并要求用手势比划出他们的运动方式)
2、同学们真不错,那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看,下面那么多鱼,有哪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呢?拿出你们的小鱼纸片,涂上颜色。
四、数平面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格数
1. 师:真棒!现在这里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圆形,也喜欢运动。她要在方格纸上平移,大家帮帮它!(学生自己用学具移动圆形)
师:这里标明的上方是北,你们能知道左边右边以及下面是什么方向吗?
预设生: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真不错,那谁能移给大家看看?(两位学生上来在投影上分别操作红色圆片和黄色圆片)
师:看他们平移的对吗?那平移后的圆片在原来位置的什么方向了呀?(生:东南方向、西北方向)
2、瞧,这张方格纸上有一条帆船,它朝着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呢?你知道吗?同桌相互交流一下你们是如何知道的。(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师: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PPT演示)你们看,小帆船上面的每个点分别向左平移了几格?(生:4格)你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在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图形上的每个点平移的距离都是一样的,都和整个图形平移的距离相同。那么要判断一个图形向哪边平移了几格,我们只要先找出图形中的一个点,看这个点向哪边平移了几格,那么整个图形也就向哪边平移了几格。
3、练一练
师:那么,下面我们来练练手,观察一下上面的图形,分别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呢?谁来给我们数一数。(请同学上讲台拿尺子数一数)
师:观察这四组图形,在平移前与平移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结:物体或图形在平移后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和形状以及图形自身的方向都没有变。
4、拓展练习
师:咱们接着往下看,你们瞧,这只小青蛙要是碰到眼镜蛇就要没命了,你能帮帮它,怎样回到池塘呢?你有哪些方法?
生1: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1格。
生2:向左平移1格,再向上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1格。
...... ......
5、开动脑筋思考
师: 同学们都坐过火车吗?你看,这边有一小节火车,开动脑筋思考一下,火车停下的时候,哪节车厢走的路最长?请同桌两人一起研究一下。(同桌讨论)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方法?(生发表不同意见)
师:你们判断得对不对呢?我们让火车动起来。我们最后发现,火车停下之后,每节车厢向右移动的格数都是一样的。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
1、你能说说平移和旋转的不同之处吗?
2、你还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P74、P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