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特色亮点>>特色亮点>>质量管理>>阅览文章

精细化路径下的坚定脚步

作者: 严朝胜 发布时间: 2014/12/9 15:37:11

精细化路径下的坚定脚步

——板桥小学推进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区教育局盛局长在《精细化--学校教学管理的必然选择》的报告中阐明了对“精细化管理”的理解,提出学校教学管理的精细化要求我们的管理者要制定文本化的规范要求,学校领导带头遵照并持之以恒地要求教师靠近规范、贴近要求、达到标准,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将规范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就会形成精细化管理的优秀案例。

板桥小学一直重视教学管理文本化规范要求的制定工作,以《南京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手册》和区教研室各项管理要求为蓝本,编制了《南京市板桥小学章程》,出台了各类教学管理范式,有《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备课管理范式要求》《作业布置和批改规范要求》等。本学期,教师发展中心编制了《雨花台区小学教学管理常规》文稿,下一步,学校将认真学习和执行文稿,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精细化教学管理。

有制度不执行,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执行制度方法失当,同样会削弱制度的预期功效,甚至会起反作用。板桥小学积极践行灵动教育理念,坚持“鼓舞唤醒”策略,在提高执行力上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点。

一、考务管理凸显“精细”。

1.考务安排。考试号粘贴的人性化。之前我们的考试贴号只有号码,曾出现过两个人同挤一张桌子的情况。为此,我们做了改进,在桌贴上加上了学生姓名。监考教师安排的清晰化。制定详细表格,每一位监考教师所在岗位、职责一目了然,并做到任课教师不监考自己所在年级的所有学科。成绩统计分析的电子化。学生成绩录入表格按照编号顺序录入,成绩录入完成,所有统计数据一并显示,减轻了教师的负担,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无误。质量分析表也是自动生成的,老师将所有学生所有项目的失分统计完毕,统计数据同步完成,简化了繁琐的数据计算,还解决了老师随意凑数据的问题。

2.质量分析。数据统计找差距。由学校分管教学校长和教务主任从不同角度做学校的数据总分析,从宏观上寻找质量生长点。学科分析寻突破。由分管学科主任和组长结合试题实例做具体分析,找出优势和问题所在,立足学科寻找质量生长点。优秀教师谈新举。邀请学科成绩优异的老师从不同方面谈自己的教学举措,以期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启迪。

3.实绩考核。学校的实绩考核是一线教师考核的一个重头戏,是教代会通过得到学校老师广泛认可的一项考核制度。

实绩考核全面、系统,几乎囊括了每一项反映教师努力成果的点,有优分人数、名次、达均分情况、均分差提升或下降、名次提升、及格率推进、基本考核分等多个项目,基本确保了老师们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当然,大家也不必担心考核项目多,操作起来困难,我们设置了一套表格,与每次的成绩统计表对接,只要把本次考试的成绩汇总情况录入表格,所有考核项目自动生成。

二、教师培训凸显“实效”。

1.职初培训。随着近几年来学校青年教师的大量进入,青年教师培养成为板小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除参加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外,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训活动。

以“会”促训。定期不定期召开青年教师会,从思想、业务等多方面开展培训活动。培训会上,不谈高深理论,借助学校本土优质资源,请教导处几位主任谈教学规范,举实例谈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做反,请教科室主任谈如何写案例、论文,做课题,请优秀青年教师谈自己的工作实绩和专业发展情况……

以“查”促训。

每次检查教案、作业,青年教师是重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共性问题集中辅导。

以“课”促训。青年教师的课堂锻造是板小教学管理部门长期坚持的一项重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追求课堂的有效高效是当务之急。针对青年教师,我们有校长室的约请课,有青年教师“每日一课”,有“青年教师双月汇报课”,有师徒结对课堂教学成果汇报课等,旨在通过多种公开课形式帮助青年教师查问题、练胆量、夯实课堂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对“症”施训。针对青年教师课上出现的共性问题,选取其中一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以昨天一次青年教师培训活动为例:

上午第一节课,“青年教师的亲妈妈,孩子们的俏奶奶”严永清老师上示范课《狼和小羊》,本次展示的主题为“课堂教学中如何与孩子亲近与沟通”,旨在让青年教师们感受课堂教学魅力,运用儿童化语言,主动亲近孩子,实现课堂教学中与孩子们的有效沟通。

下午,全体青年教师集聚一堂,专门就本节课进行研讨。

严永清老师畅谈了自己的炼课历程,传授了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技巧,同时也希望青年教师们不要拘泥于学习别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

分管教学副校长尹寿虎做专题发言,他结合严老师的课堂录像片断,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表现艺术”,要求青年教师确立生本意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效组织、调控课堂,实现“灵动课堂”的艺术追求。

潘校长结合近一阶段进入青年教师课堂的听课情况,特别结合今天严老师的课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指出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三点问题,要求他们加强学习,有针对性地磨练课堂教学技能。在交流中,潘校长表达出了对青年教师们的充分信任和学校灵动课堂建设以及学校发展的十足信心,言语间,无不流露出对青年教师们的殷切希望。

之后,青年教师们交流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2.外出学习。除按照规定积极参加区级教研培训外,学校会与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培员密切联系,一有外出培训机会,就会克服困难派老师外出学习。为保证学习效果,学校会采取多种形式让培训教师汇报学习成果。

3.网络培训。这是一个新的培训形式,本月16日,学校就有15人参加了“教师职业心理”课程培训,这项培训全部要在网络上完成,为保质保量完成本次培训,学校管理人员实现了全程陪同和监督。

三、专业发展凸显“激励”。

1. 教学成果“我最多”。

每年度,学校都会评选“个人教学之最”。老师们特别重视,有的将自己的反思、案例、论文编撰成集;有的介绍自己“草根”式的教学经验和有效教学措施;有的展示自己最得意的公开课及常态课教案和课件;有的将学生的获奖证书和作品装订成册;有的专门为学生编写了优秀作文集……

一年一度的教学论坛为教师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教师代表现身说法,或介绍自己的优秀研究成果,或介绍自己潜心钻研和实践的经验做法,或畅谈自己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的苦与乐,或讲述自己与孩子们之间的感人故事……

2.团队协作“我成长”。

学校特别重视团队合作,特别重视集体的教研成果,每学期,学校均会进行“三范团队”评比,以此推进团队建设。

评比分三阶段进行,一是团队述职。二是全体评议。三是集体票决。最终评选出“三范团队”予以表彰奖励。

评选“三范团队”的整个过程,老师们全员参与,每个人都乐意为团队出谋划策,汇报材料个个精彩。最重要的是,每一位团队成员平时就特别注重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工作,深入研究,用心积累,大大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团队的发展需要每一位成员的个人努力,更需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以团队合作代替单打独斗”,使得团队形成的合力确实取到了“1+12”的效果,每个成员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

3.晒晒我的“成绩单”。

一年一度,学校会编撰《赶潮集》,收录教师们的公开课教案,编撰《荣誉册》,收录教师一年来的各类获奖情况,编撰《潮生》专刊,汇集教师南京市个人课题结题资料。每学年教师还需要填写《教师专业发展量化表》。

四、细节管理凸显“关爱”。

1.巡堂中的小关爱。

巡堂时,常发现有小部分职初教师的课堂比较嘈杂,老师在讲台上拼命地讲,学生却我行我素,爱听不听。这时,我们会瞅个空子稍事打断,教育孩子们要珍惜学习时光,往往还会在同学们面前夸奖青年教师一番,树立老师的威信。课后,立刻向其支招,要求他们重视组织教学,多动脑筋,多向老教师学习。

偶尔会发现上课时教室后面甚至门外站着个把学生。这时,我们会主动替孩子们“求情”,让他们回到座位,老师心领神会,孩子也识趣,违章行为轻松化解。当然,如果某位老师屡教不改,自然成为被按章惩罚的对象。

2.教学检查的小提醒。

备课作业检查过程中,少数老师在细节处理上会有疏漏,这时,我们的分管主任必然会第一时间进行个别反馈,这时,老师们会立刻弥补缺漏。之后的反馈会议上,我们则拍下优秀教案、作业的照片也大家分享,再次强调规范要求,希望老师们严格执行要求,不能再出问题。

3.学籍管理的勤沟通。

2014年元月,电子学籍系统进行全国对接,前期,我们进行地毯式排查,当时正面临星光小学转入的一百多位学生,有些学生连身份证都没有,在班主任的配合下,我们一个个联络家长,跟他们宣讲学籍的重要性,敦促他们抓紧时间补齐资料、补办手续,终于赶在时间节点完成了学籍对接工作,让每一位学生都取得了全国学籍号。本学期开学,在九月20号之前完成所有一年级新生的学籍上报工作,帮助所有新生取得了全国学籍号。在9月底,转入转出学生手续也都顺利完成。

以上是我校近几年的教学管理情况,还有许多疏漏,我们将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区教学常规管理文稿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同时不断向各兄弟学校取经,让精细化管理成为提升学校质量的重要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