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特色亮点>>志愿养德>>阅览文章

“童言无忌”已三年

板桥小学“主体育德”活动阵地创新建设

作者: 郭志龙 发布时间: 2019/10/27 19:43:54

“童言无忌”已三年

——板桥小学“主体育德”活动阵地创新建设

南京市板桥小学 潘来强

1.项目设计(问题、理念、策略、思考等):

建设缘起:

1.缘于校本“鼓舞”理念的长期坚持。

“举一面鼓舞的旗,推一场灵动的波”,是百年板小继往开来的新愿景。板小与“主体育德”“自主育德”基本同义的“志愿养德”的口号喊响了。它反对禁锢,倡导激励;反对呵斥,倡导鼓舞;反对命令,倡导唤醒。学校打造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建设什么样的德育活动阵地,又凸显着一所学校的教育主张,板小一直致力于要通过德育活动阵地建设的新思路和新行动,推动“以尊重为支点,以鼓舞为杠杆,撬动学生德性成长与全面发展。”

2.基于主体育德活动阵地时代性建设的必须。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我们认识到,文化修养、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在核心素养中紧密联系,三者构成一个严谨且具有前瞻性的结构体系。创新活动,打造阵地,提升主体教育实效势在必行。

3.参与摒弃学校环境建设误区的变革行动的需要。毋庸讳言,我们的校园环境建设存有追求好看,忽略教育功用的倾向,似乎是看重来访者的点赞而非儿童需要,似乎只为所谓的独树一帜和夺人眼球,而非它必须承载的育人功效和理念烙印,板桥小学愿做一些改变。

目标预想:

1.有力推进“鼓舞”理念下的板小德育和教育主张的集体认同与践行。

2.建设和转型校内外德育活动阵地,为孩子搭建“志愿养德”、“自主成长”的多个平台。

理念支撑:

1.教育的尊重与信任原则。尊重信任学生是实现民主平等的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应有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并行是教育学生的最佳方法

2.主体育德的理论。主体育德是当前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必由之路。主体德育的关键就是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并构建起自身的道德标准

3.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要坚持“儿童中心论”的教育原则,要坚信儿童具有自我生长的能力应重视儿童的本能,要采用从做中学”的教育方法

管理策略:

1.开辟——校园童声园地。

通过“童言无忌”的园地建设,启蒙儿童的主体意识。学校开设了实施了校园特别文化墙,“潘校长信箱”等供学生发声的园地。

2.转型——班务组织方式。通过“童言无忌”的班务管理,炼造儿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出台了“班队建设管理指南”要求低年级培养、中年级放手、高年级必需班班要求班务自行管理。

3.架设——社会实践支点。通过“童言无忌”的社会性参与和平台建设,从小培养儿童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校方组织三落实,社区有专人,社区有专栏、社区有专场为板小学生搭建实践支点。

2.实践过程(时间、程序、效果等):

起于“尊重”、“鼓舞”贯穿、“为了自主”的“三个行动”:

第一、“童言无忌”:建设一面孩子自由发声的“墙”。

学校前几年前布置了一面墙,名为“童言无忌”,学生在这里想说就说,可以说给校长,可以说给老师,可以说给同伴。和这面墙一个系列的一大批倾听学生心理话的德育活动阵地如雨后春笋,新鲜出炉。

“想画就画”,儿童我手画我心,童心在这里肆意展露;“校长信箱”,收到诸如“请校长室让食堂一周吃三次西红柿炒蛋”的建议,五花八门,但我们也被纯真的童心感染,同时坚定了走近童心的行动;“校长接访日”开始还不能像李希贵的办公室那样课间都被学生占领,但我们已经开始了低下身子,贴近孩子,倾听孩子;“征询意见书”一类的阵地和平台,青年教师志愿者汇总传递,校长室和老师们也就随时了解到学生的真实需要,即时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唤;“悄悄话信箱”等,孩子们又把不愿意公开的小秘密向亲密的人传递。

第二、“儿童当家”:打破一场班务教师做主的“局”。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们出台了一系列工作制度,例如中高年级班队活动方案必须由学生写,中高年级中队活动记录本不许老师填写。这样倒逼原有的班队德育活动阵地,尤其中小队家务实现转型。

1,前段时间我们的联合队会向全区展示,“女排精神鼓舞我成长”汇报会,主题是孩子们自己选的;会上展示的不是各种演出和赞歌,而更多体现了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的过程;不论是展示现场还是之前的行动,老师真的只是个“配角”。

2,班级里的其他一些阵地,也做到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权利在孩子手中”,各级的德育活动阵地,真正成为了孩子的“自我教育”的练兵场,成为了增长本领、大显身手、当家作主的大舞台。

“我行我秀”每月一位班级小明星承办,展示成长风采;“鼓舞之窗”,每月一个小队轮流公布班级获奖情况激励大家;“自助书架”,人人要上岗,个个做服务;“乘着集体的火车奔跑”,群策群力,学生一个不能少。

第三、“校外邀约”:架制一方自主社会实践的“台”。

为了激励学生自信地到更加广阔的平台展示汇报自己的成长,锻炼自己的能力,也为了将所学奉献社区,“少年社区联盟”“少年社区展台”等具有双向互动特质的校外活动阵地应运而生。这些阵地,我校做的与众不同的是它的互动性,社区已由最初的欢迎和接待变成“定期邀约”了。社区的宣传栏已经留出一个版块“板小灵童专栏”;社区便民服务日,板小的展台一定会应邀出场;街道的文化展演,板小孩子们一定会献上保留曲目;街道领导的办公桌上,经常收到板小孩子们的环保倡议书、文明建议信。还记得板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出来的“小小水博士水博士”吗?他们定期入户给社区居民送节水建议书;他们将自己水研究成果呈现给居民朋友;他们的行动被写进了文明城市创建总结中。

这样依托社会搭建的校外阵地,完全不同于校内的活动,让儿童的“自主成长”的时空无限拓展,他们在更加独立的行动中,检验习得的本领,锻炼面向未来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成长与风采。

3.主要创新点(抓住要点分条陈述):

1.“尊重”理念真落地。

我们的“三大行动”都是源于“尊重”儿童:首先就建一些让儿童“发声”的阵地,用建筑的语言温情表达对儿童的尊重;我们改革班队家务建设机制让孩子做主,让“自我教育”真正发生;我们搭建联通社会的平台,让孩子自主锻炼,学习着走向未来的生活,尊重儿童的理念在板小生根开花。“以儿童为中心”的民主校园建设决不能停留着口头上,始于尊重的倾听与应答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2.“阵地”功能转新型。

“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鼓舞”理念下的 “志愿养德”,这种理念与共识在德育阵地建设与转型中渗透;在使用阵地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贯彻;在回归孩子生活的冶炼中突显。于是,板小的“墙壁”变宣传为倾听;“班务”变服从为自主,于是,“实践”变参与为邀约。

3.合力支撑更有力。

在板小,学校、老师与社会力量很给力:板小人充分相信孩子均有无限潜能,于是“放手”让孩子作主人;班主任和老师转变传统“保姆式”的教育方式,孩子是班队的小主人;社会参与实践平台的建设,为孩子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锻炼平台,队员的自觉意识在做中规范,在做中提高,在做中创新,反复冶炼,直到内化。

4.项目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及社会影响) :媒体报道:《人民教育》上有这样一短话描述我们板小的孩子:他们越来越大胆,不像乡下孩子;越来越自信,不像外地孩子;越来越主动,比都市少年一点也不逊色;越来越灵气,比城市孩子还更多了一份朴实与憨厚。我以为,这是我们包括阵地建设创新在内的德育变革的成果。样板推出:前面提到的我校承办的区德育现场会上,专家们这样评价:“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德育最高境界就是:‘志愿’,即教育学生做人做事修德实现自觉、自愿。板小的德育倡导是革命性的,也是符合教育改革方向的。”前景可期:经专家推介上海奉贤区骨干教师代表团参观后,也点赞我们的与众不同:德育活动阵地不是经过包装和修饰的场所,看到了孩子平时工作的常态,孩子利用阵地教育自己和同伴;生动成长:汇报会是孩子们自发要汇报;孩子们先有自己的计划和行动;孩子们汇报积极主动……

我们在说阵地建设的创新变革,其实更在汇报我们德育和教育尊重儿童,倾听儿童真实心声;相信儿童,促进儿童自我教育;支持儿童,搭建平台支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