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教育科研>>成果留存>>阅览文章

跟着校本养品德(区管理创新一等奖)

作者: 徐光才 发布时间: 2018/11/28 8:22:39

雨花台区“管理创新学校(幼儿园)”申报表

学校(幼儿园):南京市板桥小学

报类别

教育教学

项目负责人

潘来强

项目名称

跟着校本养品德

----以《灵动·养德》为例谈系列德育校本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联系电话

13813827300

3000字以内)

1. 项目设计:

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学校的老师不是教学科的,是教人的。育人、树人是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所有学科的教学改革都要以育人、树人为核心。 立德树人是我们国家的育人模式,也应是我们国家的课程模式、教学模式。教育牢牢指向人的发展,这就超越了知识,更超越了分数,甚至超越了能力。所以,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

我们也看到:德育,在课程方面的具体体现就是,国家课程中安排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它们可谓落实小学德育目标的主阵地。但很显然,这是相对很薄弱的。因为德育的途径远不止这一条,通过其他课程渗透德育,通过教育管理与服务落实全员育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增强德育效果,通过构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延伸德育,通过团队活动做好德育工作等,都是德育的有效途径。而这些途径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目标不够准确、内容不尽合理、有一定程度的简单重复交叉和脱节等问题。于是我们认为,建设德育校本课程是个推进真正落实“德育为首”的有力抓手,也是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的利器。教育部就曾专门发文,要求进行整体规划形成德育体系,这就是《关于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

因此,以校为本进行德育校本课程的建设因需而生、因时而生,它也当然地成为了我们的热切盼望。我们也开始了相关框架思考,形成相应的目标和规划。

课程目标:

板小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就是通过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地接受系统的教育、熏陶和实践训练,从而在此过程中,培养美好情感,树立正确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育向上品格。

行动设计:

以下是我们对德育课程的内容、实施、评价和校本教材编写的规划、思考。

序号课程对应的德育途径课 程 内 容课 程 实 施课程评价校本教材暂名1管理育人小学生在校规则的解读与行动建议以文本形式,以对话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读懂规则、遵守规则,培养良好习惯小队评、中队评,列入《素质报告书》,校本中设有专门的考核记录 《灵动·养德》2活动育人各种节日、纪念日应教育活动、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本校德育教育活动的方案 对各类活动进行介绍,列出方案建议,交大、中、小队实施小队评、中队评,列入《素质报告书》,校本教材中设有专门的考核记录 《成长在活动中》3德育网络延伸育人如何在社会做个好孩子,做个合格的小公民的规则说明与行为指导建议以文本形式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规则要求和行为指导小队评、中队评,列入《素质报告书》,校本教材中设有专门的考核记录《小学生校外的修养》4小学生必备德育内容的补充学生必备的重点教育内容,例如禁毒、艾滋病防治、血吸虫防治等学习品生、品社教材编写读本,让孩子掌握必备的教育内容和行为与品生、品社课程同步进入书面考核 《小学生必须了解的品德知识》5 学科渗透搜索、整理所有学科性课程、活动性课程的教材或活动中蕴含的德育元素索引与教育实施建议。师生人手一册,便于教师有机渗透相关德育,学生也便于自主学习和锻炼与品生、品社课程同步进入书面考核《各学科品德教育要点与建议》

《灵动·养德》是整个规划里的首套校本教材。

凸显板小德育校本特色的《灵动·养德》德育校本教材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性和心理特征,逐步实施灵动养德教学,以百年板小的优秀文化底蕴为载体,结合当代板小校园文化和优良传统,加强学生对养德的认知;以学校管理范式为纲,结合学校规章制度和教育教学,强化学生的德育体验;以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结合实践活动和行为规范,让学生自力而为地践行养德;以板小的特色文化和灵动课堂等为活动范式,培养学生广泛兴趣,促使学生自主立德和德育升华。

首套《灵动·养德》教材于2015年1月正式使用了,对老师来说是一本教材,对学生来说是一本读本,对家长来说是一本教育辅导用书。《灵动·养德》德育校本教材考虑了家长们的借阅,让他们了解学生在校生活,并力争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同一性,增强德育活力。实现了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辅导下,通过自己的阅读和体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实践过程:

项目周期(两年,即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9-201410月)

1.设立“德育校本”组织领导小组。

2.查阅文献资料,调研论证,寻找本项目的理论依据。

3.阅读专业报刊、杂志,捕捉教科研信息,了解国内外教科研动态和关于本项目的研究现状。学习关于“德育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其他省市区(县)相关的先进经验,统一认识,制定工作方案,就德育教育与学校特色教育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调研。

4. 征求并吸纳教师、家长、学生各群体的意见,收集各类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开展可行性研究,形成本项目基本的改革理念,不断完善实施方案,聘请相关专家指导并撰写“德育”校本项目规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14年11月―2015年6月)

(一)探索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1月)

1.全面启动项目研究,制订研究制度,召开本项目报告会暨第一次研讨会。

2.组织专题的参与式培训活动。

3.研究如何依托灵动·养德》校本课程开展德育校本教育,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发展 ;才能顺利达成“志愿·养德”的板小灵动养德根本目标,板小的孩子也才会被烙上“外显灵气,内藏灵秀,思维活跃, 身手灵敏”的印记等。

4.在阶段总结中不断调控、修正“德育养成”研究思路。

5.推出《灵动·养德》校本框架:第一单元 灵动·养德——认知篇,第二单元灵动·养德——体验篇,第三单元 灵动·养德——践行篇,第四单元 灵动·养德——升华篇。

(二)实践阶段20152月—20158月)

1.全校试点:1-6年级36个班级。

试点方式:围绕一本教材。

(1)每天充分利用晨会时间,结合学生日常情况,围绕《灵动·养德》教育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渗透教育。

(2)每周以班队课时间,结合学生本周表现,围绕《灵动·养德》教育中的各个篇章进行系统教育。

(3)每月利用学校大晨会,结合德育处“月”教育主题,围绕《灵动·养德》教育中大多数群体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提升性教育。

4)全校开展相应的教材使用研讨活动,例如班队会观摩等。

第三阶段:推广阶段(2015年8月―2016年8月)

在前阶段调研和实践研究基础上,与共建学校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联合召开现场交流会,将有关经验和成果,向全区宣传辐射,为深化区域德育课程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积累首套《灵动?养德》的相关经验与成果,开发具有板小特色的德育系列校本,如:结合活动育人,侧重各种节日、纪念日应教育活动、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开发《成长在活动中》校本;按德育网络延伸育人,侧重如何在社会做个好孩子,做个合格的小公民,开发《小学生校外的修养》校本;按小学生必备德育内容的补充,侧重学生必备的重点教育内容,开发《小学生必须了解的品德知识》校本;结合学科渗透,侧重搜索、整理所有学科性课程、活动性课程的教材或活动中蕴含的德育元素索引与教育实施建议,开发《各学科品德教育要点与建议》校本……并结合学生的“德育养成规律”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形成“鼓舞 灵童”系列德育成果。

3.主要创新点(抓住要点分条陈述):

第一,建设校本课程,推动切实重视德育。

和学科教学相比,德育长期被弱化,和“没有体系完备的教材和不考试”很有关系。

校本德育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指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内外环境的基础上,在分析对本校特定学生群体而编制、实施、评价的德育课程。建成系列的校本德育课程,意义重大,可以让所有德育的渠道都“有本可依”,德育的所有途径联合发力,更加系统,更加有效地落实德育任务。

建设德育校本不但具有必要性、急迫性,也具有校本可能性。每一条德育实施途径,都会因校情、生情的不同,实施的目标、过程、结果也不尽相同,各校完全可以也应该形成个性化的践行方案。

依据学校相关规划,建设系列德育校本的过程,也就成为学校优化校本德育策略的过程、解决学校德育时间问题的过程、校本德育特色形成的过程。

有一点最可预期,德育校本建设,必将有力地推动真正落实“德育为先”。

第二,践行自主养德,传递多年德育主张。

板桥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板小“鼓舞教育”之旗下的德育的核心理念是:“志愿养德”。所谓“志愿养德”,就是要突出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积极性、践行性,强调让学生在主动的行动中获得德性的培养和提升。

板小曾获市德育先进集体、爱国主义先进集体等称号,少先队是全国红旗大队,最近又获得了江苏省少先队教育先进集体的称号,曾多次成功举办市区德育现场会。“让生命在行动中更精彩”的现场会,在全区率先展示了“志愿者行动策略下的”自主育德的实践与思考。板小是市级“主体育德”课题组成员,是区“践行性德育研究”核心成员单位,以上研究均有成果推出。

所有的德育校本都将强调激发学生养德的积极性、自主性,倡导对话等孩子们喜欢的教育方式,杜绝填鸭式、命令式等教育方式,《灵动·养德》校本就深入贯彻了这一理念

首先,基于学生生活。

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德育效果最好,最能让学生对道德知识深信不疑,保持持久热情,坚持道德行为,从而养成具有德性支持的生活习惯。我们的校本《灵动·养德》中的“升华篇”:第一课 灵动的校节活动,第二课 灵动的特色活动,第三课 灵动的少年军校,第四课 灵动的乡村少年宫。所有内容都基于学生的生活,孩子们有过行动有过体验,这单元的“让学生在校本德育活动中成长”的目标,就因为内容的选择和编写的侧重“生活性”而取得最佳的达成度。

其次,强调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所得的道德认知就会深入持久,长期自练的道德行为最易形成习惯。《灵动·养德》校本特别重视学生在各项活动中探究,每一课内容安排其实就是一个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从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探究,自我服务”。例如,《灵动。养德》校本中的“体验篇”,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由浅入深的学习“板小学生十五好”:在校长亲切的寄语中开始学习;自学“链接平台”,知道做好操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看图学习在学校如何做好操;通过背诵相关的“要诀”加深认识,培养习惯;学唱《运动员进行曲》和《我有一双好眼睛》,既强化认识,更成为行为训练的助力;开展自评。

最后,突出“鼓舞”理念。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板小一直倡导“鼓舞,教育的另一种解读”。板小的孩子有近一半是外来工子弟,他们有的来自富裕商人家庭,更多的是普通打工者子女,他们有的有良好的家教和习惯,也有的生活如同“留守儿童”。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可以让他们的获得应有的德性成长的策略。只有“鼓舞的绝招”最有效,最适合。这也应答着新课改对激励性评价的呼唤,这也践行着板小“教育即鼓舞”理念。当然老师们也做到了:鼓舞不等同于一味表扬;鼓舞总兼顾学生的个性特点;鼓舞源于教师内心,充满爱和真诚;鼓舞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因此,我们的校本设计和使用中饱含“鼓舞元素”:例1,每课都有“灵童心语”“评价园地”这些栏目可以是孩子自己说,也可以是家长、老师评,更可以是小组共同评凸现激励。例2,到处都是打动孩子的激励寄语、帮扶提醒、活动建议,而没有什么指令和硬性要求。例3,在“践行篇”单元,我承诺也做到了,每周至少上一次晨会,每次必须表扬一群或一个孩子。

第三,直面德育难题,改变本校德育面貌。

由于生源的问题以及其他原因,板小的德育水平提升的困难,不亚于教学质量。但是我们正在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寻找突破口。建设系列校本,是目前的实验和创新。我们力图通过一些策略解决难题题:

首先,更具系统性

德育不系统是通病,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到哪说到哪,不出事故一直不说,除了事故,训斥一顿。我们想解决这样的问题,依据校本,通过固定的时间让孩子系统学德育规则、训练良好习惯。我们的校本是系列的,是系统规划。(规划见前文)《灵动养德》只是第一集。它的的编写思路是,第一单元:认知篇,了解学校,爱上学校;第二单元:体验篇,学习规范,熟识规则第三单元:学习规范,养成习惯;第四单元:升华篇,学会本校生活。再如,第三单元就体现了较系统地学规则,“板小学生十五好”人人必须参与,学好了做到了,也就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了。

其次,更具针对性

前面说到,我们的孩子外来工数量不少,来自山村、边陲的孩子,生活和习惯本不同,水平更是参差不齐。我们的老师也是老中青三分天下,他们的德育本领也不可同日而语。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德育要有行动。我们编写校本,就想解决这样的问题,水平不高的教师,“依本而导”将必要的德育落到实处。不同水平的孩子,也能“依本而炼”,养成好习惯。

确实,我们的德育面貌有了很好改观。(后面描述)

一、主要实践成果

《灵动?养德》德育校本实现了板小36个(大班额)班级1831名学生的德育养成,特别是让其中一半以上为外来转入学生的德育教育有较大提升,促使学校德育工作在市区屡次获奖。

经过一年的《灵动?养德》教育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板小孩子们的德育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们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更加注意礼仪,在学校处处都是“老师好”“客人好”“老师再见”……孩子们已不再“土”变得更“洋”;在合并之初学校食堂近千名学生吃午饭到处乱喊、不讲秩序等,现在变成为:食堂里,有规矩,勿喧哗,食不语,爱公物,惜粮米,讲卫生,防疾病;学生的不文明行为明显地减少,他们爱护学校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地增强,学校的腰鼓里的各种体育用品、图书馆里的种类开放书架,不仅发挥了最大的功效,而且得到了最好的爱护,孩子们还实践着社区小主人的角色,一年来,他们在社区里爱护公物的表扬信就有50多份;前两年排队放学,学校门口总是拥堵,总是让学校、家长甚至城管头痛,《灵动?养德》的教本实践使所有学生们更有序、促使家长们更配合,现在千名学生放学时的“整齐队伍”成为板小的一道风景线……

《灵动?养德》德育教学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志愿者,他们利用课间、放学、假期等时间在校内外定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随着我校办学名气的增大,各种检查参观活动比比皆是,在这些活动中,我们的志愿者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两年来,我校志愿者荣获市区“十佳”和“优秀”志愿者团队和个人荣誉共计8次。

《 灵动?养德》校本系列活动,促板小红领巾广播站形成特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喉舌,红领巾广播站是教育学生的绝佳战地,我们广播的素材以德育校本内容为主,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利用校本上的歌谣、小诗等及时教育,以鼓励激励为主,树立正面模范作用,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不论作为听众还是小播音员,都从中受益匪浅,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我校红领巾广播站获区“十佳”荣誉称号。

201510月《灵动?养德》德育校本被推荐参加了第三届“真爱梦想杯”全国校本课程设计大赛。

二、社会影响

对师生、家长的跟踪调查,《灵动?养德》校本使用与推进工作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孩子的德育的养成让家长对满意度认可极高,也正改变着家长。

《灵动?养德》校本是我校家长学校的教材之一,《灵动?养德》系列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与肯定。一堂堂精彩的德育课程让家长们好评如潮,确实提高了我校家长学校的教育质量,改变农村家长们的育儿水准,《灵动?养德》德育校本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近两年来,板小家长学校分别荣获市、区“优秀家长学校”表彰共计5次。

《灵动?养德》校本实践活动的“阳光志愿服务小队”“春芽志愿小队”“节水娃小队”等,在校内得到了老师、家长们的好评,在校外也受到了周围社区的赞赏,系列德育小队的实践与活动也在改变着孩子们的德育,影响着板桥地区千名失地农民(家长们)的生活。

学校(幼儿园)意见


评审组

负责人: (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