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 南京市雨花台区雄风路69号
单位 南京市板桥小学
作为小学中年级班主任的我,每天早上到学校要先到教室看一看,看是否有没来的孩子,有没有打扫卫生,然后紧接着早读,然后上晨会课,上语文课,备课,批改作业,盯着孩子订正作业,班级文化布置等等一系列琐碎的工作,这其中还要盯一个做操,大课间活动,到点了要看着孩子们吃午饭,放学。
每一个上午和下午几乎都是如上度过,并且只要孩子们在学校,心就不敢有丝毫放松,半点懈怠,惟恐孩子们再有点什么问题,等什么时候,孩子们全部离开学校回家了,心才会踏实下来。因为学生年龄小,我总觉得他们能力太有限,于是自己一头扎进学生中间,事无巨细,亲历亲为,结果到头来经常把自己折磨得疲惫不堪,回家倒头就睡。
最近看了郑学志的一本书,名字叫《做一个“偷懒”的班主任》。其中,有一篇文章是《累,一定是我们做错了什么》。细细地品味这句话,用心地读每一段文字,“很多时候,我们总想管住学生,因此,当我们管不住学生的时候,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去制定规章制度,想方设法去说服压制,想方设法去各个击破。但是,我们从没想过:管不住,是不是我们的管理方式有问题,是不是一开始我们的管理方向就错了?”这段话,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难道是我的管理方式有问题,或者是一开始我的管理方向就错了?
其实学生并不需要老师盯死看牢,并不需要手把手地去教。很多时候,他们自己知道管理自己,自己知道教育自己。只是我们做班主任的太不信任他们,总以为他们离开了班主任就不行。开篇的这段话,让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大包大揽,累着,但是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事倍功半。也常听老师们念叨,某某老师在管理学生方面很有一套,老师在与不在教室,孩子们都一个样,有时老师不在,孩子们上自习,那叫一个静。细想想,这样的老师肯定是有方法。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班主任想轻松一些,就要摒弃一种思想:管住学生。因为事实上,我们无法管住学生,只有尊重学生、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发动学生,才能达到老师自己轻松,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班级自主管理的佳境。班级管理像放风筝一样,班主任应把线拽在手里,然后任风筝在空中自由飞翔。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在这里套用一下,对班级管理而言,“管”是为了“不管”。班主任应该努力实现角色的自我转变,由牧羊人到领头羊,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主管理的班级中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应该力求把班级管理权还给学生,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能力。
比如我们班设立了很多岗位。灯长负责每天到校开灯,离校关灯。早自习有领读员,负责每天早晨到校带领大家读书。还有预备铃响后,有人负责在老师没来之前领背古诗。语文数学组长负责收发作业本。背书组长负责检查组员的背书情况。桌长负责每天吃饭的时候分饭和提醒组员吃饭不要讲话,不要浪费粮食等。守门员负责开关教室的门。还有窗户长负责开关窗户。教室讲台包给了专门的负责人,垃圾桶也有专门的人每天清理……尽量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要想在工作中学会“偷懒”,就得做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小干部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刚开始不会管理班级,我就一点点教。时间久了领悟能力强的学生自然领悟到工作的方法,能很快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此时,就可慢慢放手让他们管理班级,在实际工作中自己慢慢锻炼管理能力去了。目前,我班很多的班级工作都派给学生去做。而且班干部非常乐意,都争着抢着帮老师做这些事情呢。
想做一个偷懒的班主任,必须是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需要我们学的、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我爱学生,但我更注重爱的智慧,拥有了教育智慧,我们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让我们的事业伴随着情感,更要让我们的事业伴随着智慧。”